English

张宝仁:再造“生命阀门”的开拓者

1999-09-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朱智堂 肖鑫 本报记者 谢军 我有话说

9月中旬,我们来到黄浦江畔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拜访了我国人造心脏瓣膜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开拓者之一张宝仁教授。年届66岁的张教授,拿出凝聚着他半生智慧和心血研制成功的第一代至第四代人造心脏瓣膜的模型,满怀激情地谈起他攀登世界医学高峰的求索之路。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多人身染此病,其中8000多病人需要更换人工心脏瓣膜才能延续生命。1962年,张宝仁参加了第一代国产人造球型心脏瓣膜的研制与实验工作。国外研制人造瓣膜起于50年代末,美国胸心专科专家Starr(思达)于1960年做了世界首例人造球型心脏瓣膜手术,并获得成功。张宝仁在蔡用之、耿振江教授的带领下,与研制组的成员花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和不断探索,终于获得了成功。1965年6月12日,他们为一名四十多岁的纺织女工许淑宝临床替换二尖瓣取得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例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开创了我国心脏瓣膜手术的新纪录,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能生产和应用心脏瓣膜的国家。此项成果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科技发明成果之一,仅与国际水平相差5年。

张宝仁没有陶醉在掌声和鲜花中,他紧紧追踪世界医学的发展,从球型瓣到蝶型瓣,又发展到生物瓣,直到第四代的全碳双叶瓣,张宝仁为此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第一例应用国产心脏瓣膜的许淑宝,健康生活了30年。为了使人造瓣膜更加适应人体的规律,1970年,张宝仁和他的同事从国外医学杂志中发现国外第二代心脏倾碟瓣已研究成功,他们就构想计划,默默地进行了自己的设计和研制。他们跑遍了上海的工厂企业和其他省市的一些单位,寻求最好的技术和材料。经过几年的实践,完成了第二代心脏瓣膜,1980年,他们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第一代球型瓣膜。

80年代起,张宝仁教授主持胸心外科工作,成立了我国唯一的研制人造瓣膜实验室及生产基地,还相继研制成功四种国产新型人造瓣膜,并创新设计出侧倾短柱型人造瓣膜。80年代末,在张宝仁教授的领导下,应用国产人造瓣膜施行各种心脏瓣膜替换手术4000多例,手术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6年10月,世界心脏外科大师思达教授第二次来到第二军医大学,在长海医院成立了“国际心脏外形技术交流中心”。从60年代国外对我国进行封锁,到90年代彼此进行技术交流,这意味着张宝仁教授领衔的长海医院已经走向世界医学科学的前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